镇江专利质押融资:从零到十亿的突破
“2008年,当金融危机爆发时,我们的企业遭遇资金危机,只能被逼向民间借贷。”江苏国泉泵业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朱荣生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回顾了当时企业的困境,“因为金融危机,企业从银行获得普通商业贷款变得越来越难了。2009年,镇江开展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当年我们就获得贷款200万元,由于输血及时,企业也得以顺利发展。”
事实上,在江苏镇江,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获得资金支持的企业还有很多。这些企业,大部分是拥有专利、产品科技含量高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由政府和金融机构联手推动的这项工作不仅为中小企业送来“及时雨”,也让镇江企业尝到了甜头。
破冰之旅 探索新路
镇江的专利质押融资工作开展得较早,2008年,镇江就专利质押融资一些难点热点问题展开讨论。2009年和2010年,镇江相继成为江苏省知识产权评估质押以及融资试点和国家知识产权局质押融资试点,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尝试。
“最初,经过我们和银行方面多次的碰头、协商,专门设立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担保补偿资金,为贷款企业提供担保。如在江苏银行镇江分行就设立了专门的账户,2009年,财政注入的风险补偿资金为257万元,这笔资金在2010年和2011年,增加到1007万元和1000万元。风险补尝资金为企业贷款提供了担保,银行的顾虑也因此减少。”镇江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陆介平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消除了顾虑后,镇江开始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破冰之旅。2009年底,在镇江市银企专利质押对接会上,26家拥有核心技术的创新型企业的138件专利获得了镇江中行、建行和江苏银行镇江分行等6家商业银行2010年度1.3亿元的集中授信,其中江苏银行镇江分行首批2550万元专利权质押贷款协议同时签约发放,实现了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成功对接。
据介绍,随着质押融资贷款工作的顺利开展,银行的积极性也得到提高,2010年,江苏银行镇江分行在镇江专门设立了科技支行。重点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业务。两年来累计发放专利质押贷款近2亿元。
除设立风险补充资金作为担保外,镇江也积极探索专利质押融资担保新模式。2010年,镇江市对科技型企业核心专利提供产业化质押贷款,镇江市知识产权局会同江苏银行镇江分行,组织了25家科技型企业的25个专利实施项目进行专利质押贷款业务,把专利与企业主产品进行了绑定,发放了5080万元专利质押贷款。在这种专利与产品捆绑的模式中,政府退出担保,突出了企业信用,突出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市场性。
经过几轮尝试,在政府担保,企业信用担保等模式获得成功后,2011年11月,江苏银行镇江科技支行开始尝试在无担保情况下,仅仅以专利质押开展贷款业务。江苏稳润光电有限公司成功用专利质押融资获得500万元首笔无担保贷款,实现了专利质押融资模式的突破。
全面突破 化解难题
陆介平表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在实施过程中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逐步解决,如专利权的价值评估问题、企业的专利状况和融资需求,以及银行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等等。”
“在专利的评估方面,2011年,我们尝试开展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工作,第一批选择了10家企业,每家企业选择一件正在实施且与企业主产品相关的专利,或选择一件正在使用的商标、正在销售的软件著作权进行价值评估,从而促进企业知识产权在质押融资以及风险投资、上市融资和同行担保方面的应用。”陆介平表示。
同时,为降低银行在开展业务过程中的难度和风险,镇江市知识产权局做了大量的服务工作,包括:建设镇江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信息服务平台;对质押专利实施第三方维权托管。此外,为保证质押专利的有效流转,借助江苏大学专利培育和运营中心建设,镇江开始筹建专利流转服务平台,未来,该平台可成为银行处置专利的渠道之一。
此外,2012年,针对质押专利存在保护范围窄、权利要求少、专利质量不高等情况,镇江实施优质专利培育计划。该计划明确规定,对围绕核心产品、工艺,专利申请权利要求6条以上的,给予重点扶持,并在现有资助政策的基础上,授权专利后再给予一定物质奖励。这些优质专利,也成为镇江专利质押贷款的重点选择。
随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中难题的一一破解,镇江市各商业银行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的积极性也大幅提升,投放的金额也越来越多。截至目前,镇江市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规模已经超过了10亿元,100多家企业的专利获得银行授信。
在陆介平看来,尽管镇江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已突破,但未来仍然会出现新的问题,这需要知识产权工作者投入更多精力和心思去引导、去解决。唯有如此,镇江企业发展中知识产权的支撑作用才会得到体现,知识产权才会成为镇江经济前行的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