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专利哥":看上去很美?
近年来,高等院校频现“专利哥”。大学生专利申请量呈快速增长趋势,但是转化和实施率却较低——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日语专业的大三学生小杨这段时间喜忧参半,喜的是他提交的3件发明专利申请已进入实质审查阶段——此前他用近3年时间收获了191件实用新型专利,被大学同学称为“专利哥”。忧的是,至今没有一件专利得到转化与实施。
近年来,像小杨一样的“专利哥”在大学校园里越来越多。很多地方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和高等院校通过政策措施和奖励制度,鼓励、激励大学生科技创新。大学生提交专利申请的热情也越来越高,并涌现出了一批较有价值的大学生专利。
如今,高等院校的创新氛围越来越好,但是,由于技术含量相对较低、不适应企业和市场需求以及专利信息发布不及时等原因,目前大部分高等院校的大学生专利转化实施率很低,转化后能产生经济效益的更是少之又少。也就是说,高校的大学生专利很难获得市场认可,大部分都“沉睡”在校园中。
如何让更多大学生的专利走出高校、实现专利与产业的对接?业内人士指出,高校应调整导向,帮助大学生开拓市场,使其专利成果更适应企业和市场需求。同时,加强高等院校与企业之间的产学研结合,并探索建立专利转让交易平台,让大学生专利“破茧成蝶”,实现转化和产业化。
现状 高校频现“专利哥”
大学生专利申请量持续增长
近年来,国家对高等院校的创新投入逐渐加大,而高等院校对国家科研项目也非常重视,投入了相当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大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创新氛围,使得大学生参与科研立项以及提交专利申请的热情高涨。很多大学校园里频现“专利哥”,他们做出了拧毛巾的机器、手脚可以同时驱动的新型滑板车、水陆两用的自行车、可以自动升降方便清洗的吊扇、可伸缩和拆卸的羽毛球拍……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日语专业的大三学生小杨,只是众多大学校园“专利哥”的一个缩影。这些“专利哥”有的拥有十来件专利,有的拥有几十件专利,还有的拥有上百件专利。“提交专利申请对于大学生来说不是难事,特别是对于大学校园的研究生,他们的任务就是课题与研究,专利是其研究成果的体现之一。”河海大学工程训练中心主任娄保东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般来讲,大学生专利多产生于学校实验室或是学生自己的发明创造。河海大学除了上述两种途径外,还有一个“大学创业训练计划”,约有10%的大学生专利申请从中产生,出自该校实验室和学生自己的发明创造分别约占50%和40%。
据统计,河海大学2008年在校大学生提交专利申请28件,2009年超过50件,到2011年达到了120件,2012年,仅前5个月提交的专利申请就超过2011年全年,达到了133件。娄保东说:“河海大学的大学生专利申请正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专利申请量快速增长。”
记者还了解到,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大学生,截至目前即已累计提交了6000余件专利申请。中国计量学院手中握有超过3件专利的在校大学生就有70多位,除理工科学生外,不乏来自经济管理、法学等专业的文科生。其中,学生为独立发明人申请并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分别为10件和近500余件。值得一提的是,该校以学生为发明人的专利授权量名列全国高等院校前列。
问题 专利转化率较低
多数专利技术脱离企业和市场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大学生专利数量虽然呈持续增长趋势,但是大多数学生专利科技含量相对较低、不能满足企业和市场需求,以致大学生专利转化实施率不高。同时,由于大学生专利信息发布不及时,导致很多专利“养在深闺人未识”,这也是大学生专利转化实施率低的一个原因。
“大学生专利多来源于实验室和生活,在校大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研发获得的专利成果中,真正有科技含量的并不多,无论是专业水平还是专业素质,都很难与企业研发团队形成的技术成果相提并论。”娄保东向记者介绍,在河海大学近400件大学生专利中,实用新型专利居多,仅有11件为发明专利申请。而且,河海大学50%左右的大学生专利产生于学校的实验室,这些专利的理论性比较强,多处于实验阶段,距离转化为成熟产品还有很长一段过程。虽然也有一些企业抛来“橄榄枝”,但是真正合作成功的案例还没有出现。
导致大学生专利无法转化为市场成果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闭门造车”。很多大学生专利脱离了企业和市场需求,根本没有摸着企业和市场的“门”。一家江苏企业工作人员表示,很多大学生专利技术外表光鲜,但是缺乏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企业拿到以后并不能直接使用,考虑到成本等原因,研发能力不强的企业也没有能力进行再研发。同时,虽然也有部分大学生专利含金量很高、专业性很强,但是企业却由于缺乏相关技术的专业人才,没有能力完成后续的研发和产品“落地”工作。
发展 加强产学研结合
探索建立学生专利转让机制
大学生专利快速增长本身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大量的创新成果被闲置,那就是一种极大的资源浪费。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以及产业化的实施者,可以通过引进高校大学生已经创造完成的部分专利,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再进行研发和推广,可能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在学生和企业之间搭建一个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呢?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我国很多高等院校的大学生专利成果,很可能只是市场或企业需要产品上的一个技术点,而一个成熟的产品可能由数个或数十个技术点构成。因此,建议高等院校与企业加强产学研结合,真正实现其专利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学校应该主动走进地方科技园区,在研发前就与企业做好沟通,让学生了解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技术,真正把科研项目具体化、市场化。”娄保东向记者介绍,为了解决大学生专利“接地气”的问题,江苏省知识产权局与河海大学联合成立了“江苏专利创造与运用实验基地”,以期有效促进大学生专利的转化实施。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专利法第六条规定,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另有合同或约定的则从其约定。“我国的大学生专利中有很多是通过学校平台获得的,也没有特殊约定,因此属于职务发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技处一位教师向记者表示。因此,校方建议相关政府部门探索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专利转让交易平台,让高等院校的大学生专利真正有据可依、有规可守。
相关链接
国外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模式
二战以来,美国联邦政府对大学研究开发活动提供资金支持,并向大学提供研究设备。政府不定期组织高校与联邦政府、地方经济关系的评估,但一般不直接参与高校技术转移。1980年,美国颁布拜杜法案,规定由政府经费所支持获得的发明专利原则上归发明者所在的研究机构所有,同时给予发明人奖励。这一法案大幅促进了政府、企业、大学在技术创新、转移上的合作。专利许可是美国大学技术转移的主要形式。
日本在1998年颁布了关于高校技术成果向商业界转移的法律,鼓励大学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机构。由中介机构组织专家评估高校披露的技术,有商业前景的技术会被考虑作为专利申请而提交。2004年,国立大学进行法人化改革,规定大学可通过转让教员的职务发明专利技术获利,使国立大学大大地增强了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