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监测:国内技术正在崛起
直径还不到头发丝粗细的1/20的PM2.5数值究竟是如何监测的呢?近日,环保部部长周生贤表示,我国PM2.5标准与国际实行了“低水平接轨”。一时间,PM2.5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环境话题。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监测技术虽有差距,但在自主知识产权的支撑下,也正在崛起。
自主知识产权起点较高
“粒径××,粒子数××,粒普××,PM2.5浓度××。”在北京汇丰隆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汇丰隆公司),记者看到,工作人员通过一台仪器的电子触摸屏,每隔3秒就能采集一次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2.5和PM10)的浓度和粒径分布。这台仪器,正是我国首台可实时检测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及粒径分布的仪器LD310和LD320。
汇丰隆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具有大气生物安全监测预警装备研制开发资质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与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解放军防化研究院、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已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在大气生物安全监测预警装备技术领域中,攻克了空气动力学粒径谱测量、大气颗粒物散射光测量、β射线精确测量、生物气溶胶紫外激光光谱监测、生物特异性检验识别、生物气溶胶质谱检测等多项核心技术,已拥有3件发明专利,6件实用新型专利,2件软件著作权,10项企业标准。
“当前我国大气污染形势日趋严重,以大气细粒子PM2.5和臭氧为代表的大气复合污染快速恶化与蔓延,大气环境形势十分严峻。我国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要求从2012年开始,分阶段建立细颗粒物PM2.5与臭氧监测预警体系,2015年覆盖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汇丰隆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然而国内相关科研单位及企业都缺乏PM2.5监测核心技术。
在这种情况下,汇丰隆公司在国家“十一五”科技计划和北京市相关科技计划支持下,并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合作,成立了大气PM2.5监测预警装备科技攻关课题组,攻克了空气动力学粒径谱测量、大气颗粒物散射光谱检测等多项核心技术,并拥有1件发明专利,1件实用新型专利,2项企业标准,研制的我国首台可实时监测PM2.5及粒径分布的空气动力学粒径谱仪和大气颗粒物散射光粒径谱仪已通过中国计量研究院、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等检验单位的技术性能、环境适应性测试和解放军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和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的应用试验,并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完成了与国外β射线法设备的样机对比试验,其相关性分别为0.95,各项性能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监测预警水平亟待提升
“监测设备究竟进口还是国产?”有些人建议“一定得买进口的”,可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说:“有些国外仪器并不好使。国外监测仪器各有缺陷,方法评价也需时间,难以在短期内得出一致结果。截至目前,尚无一种仪器能准确无误地测定PM2.5浓度。”
“PM2.5监测主要有‘称重法’、‘β射线法’、‘光散射法’,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但不能全盘照搬。”天津市环保局总工程师包景岭说,监测方法不同、仪器不同都会造成数据相当大的差异,“在观测、分析和治理技术等方面,政府应多加扶持,注意考虑民族仪器制造业的发展,让我国的PM2.5监测和治理逐渐使用本土技术。”
据介绍,空气动力学粒径谱仪和大气颗粒物散射光粒径谱仪的研制成功,体现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特色,可为我国PM2.5监测体系建设和大气环境污染防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对于改善空气质量、保护民众健康和国家大气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业内专家表示,鉴于当前我国PM2.5监测体系建设和大气环境污染防控的迫切需要,希望有关部门在国产PM2.5监测设备的工程化和工艺技术研究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努力研发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监测设备,以尽快实现产业化,推进我国大气细颗粒PM2.5监测预警产业的发展